【深度学习】详解集成学习的投票和Stacking机制

这把我C 2021-06-15 10:27:34 13506

【深度学习】详解集成学习的投票和Stacking机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章目录
1 基础原理
    1.1 硬投票
    1.2 软投票
2 pytorch综合多个弱分类器,投票机制,进行手写数字分类(boosting)
3 Stacking原理
4 Stacking分类应用
5 kaggle气胸病灶图像分割top4解决方案

1 基础原理

在所有集成学习方法中,最直观的是多数投票。因为其目的是输出基础学习者的预测中最受欢迎(或最受欢迎)的预测。多数投票是最简单的集成学习技术,它允许多个基本学习器的预测相结合。与选举的工作方式类似,该算法假定每个基础学习器都是投票者,每个类别都是竞争者。为了选出竞争者为获胜者,该算法会考虑投票。将多种预测与投票结合起来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硬投票,另一种是软投票。我们在这里介绍两种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种投票分类器往往比单个的最佳分类器获得更高的准确率。事实上,即使每个分类器都是一个弱的学习者(意味着它只比随机猜测稍微好一点),如果有足够多的弱学习者并且他们足够多样化,那么最终集成得到的投票分类器仍然可以是一个强学习者(达到高精度)。

Hard Voting Classifier(硬投票):根据少数服从多数来定最终结果;
Soft Voting Classifier(软投票):将所有模型预测样本为某一类别的概率的平均值作为标准,概率最高的对应的类型为最终的预测结果。

1.1 硬投票

   硬投票通过假设投票最多的类别是获胜者,结合了许多预测。在具有两个类别和三个基础学习器的简单情况下,如果目标类别至少具有两票,则它将成为集成法的最后输出。

   模型 1:A - 99%、B - 1%,表示模型 1 认为该样本是 A 类型的概率为 99%,为 B 类型的概率为 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软投票

   软投票考虑了预测类别的可能性。为了结合预测结果,软投票计算每个类别的平均概率,并假设获胜者是具有最高平均概率的类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所有的分类器都能够估计类概率(即sklearn中它们都有一个predict_proba()方法),那么可以求出类别的概率平均值,投票分类器将具有最高概率的类作为自己的预测。这称为软投票。

   在代码中需要两处做更改,在支持向量机中,需要将参数probablity设置为True,使支持向量机具备预测类概率的功能。投票分类器中需要把voting设置为soft
一般soft比hard表现的更出色!

2 pytorch综合多个弱分类器,投票机制,进行手写数字分类(boosting)

在直观上不如多个网络对一个图片进行预测之后再少数服从多数效果好。

也就是对于任何一个分类任务,训练n个弱分类器,也就是分类准确度只比随机猜好一点,那么当n足够大的时候,通过投票机制,也能提升很大的准确度:毕竟每个网络都分错同一个数据的可能性会降低。

接下来就是代码实现。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vision
import torch.nn as nn
from torch.utils.data import DataLoader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import numpy as np

class MLP(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MLP, self).__init__()
        self.input_layer=nn.Sequential(
            nn.Linear(28*28,30),
            nn.Tanh(),
        )
        self.output_layer=nn.Sequential(
            nn.Linear(30,10),
            #nn.Sigmoid()
        )
    def forward(self, x):
        x=x.view(x.size(0),-1)
        x=self.input_layer(x)
        x=self.output_layer(x)
        return x

trans=torchvision.transforms.Compose(
    [
        torchvision.transforms.ToTensor(),
        torchvision.transforms.Normalize([.5],[.5]),
    ]
)
BATCHSIZE=100
DOWNLOAD_MNIST=False
EPOCHES=200
LR=0.001

train_data=torchvision.datasets.MNIST(
    root="./mnist",train=True,transform=trans,download=DOWNLOAD_MNIST,
)
test_data=torchvision.datasets.MNIST(
    root="./mnist",train=False,transform=trans,download=DOWNLOAD_MNIST,
)
train_loader=DataLoader(train_data,batch_size=BATCHSIZE,shuffle=True)
test_loader =DataLoader(test_data,batch_size=BATCHSIZE,shuffle=False)

mlps=[MLP().cuda() for i in range(10)]
optimizer=torch.optim.Adam([{"params":mlp.parameters()} for mlp in mlps],lr=LR)

loss_function=nn.CrossEntropyLoss()

for ep in range(EPOCHES):
    for img,label in train_loader:
        img,label=img.cuda(),label.cuda()
        optimizer.zero_grad()#10个网络清除梯度
        for mlp in mlps:
            out=mlp(img)
            loss=loss_function(out,label)
            loss.backward()#网络们获得梯度
        optimizer.step()

    pre=[]
    vote_correct=0
    mlps_correct=[0 for i in range(len(mlps))]
    for img,label in test_loader:
        img,label=img.cuda(),label.cuda()
        for i, mlp in  enumerate( mlps):
            out=mlp(img)

            _,prediction=torch.max(out,1) #按行取最大值
            pre_num=prediction.cpu().numpy()
            mlps_correct[i]+=(pre_num==label.cpu().numpy()).sum()

            pre.append(pre_num)
        arr=np.array(pre)
        pre.clear()
        result=[Counter(arr[:,i]).most_common(1)[0][0] for i in range(BATCHSIZE)]
        vote_correct+=(result == label.cpu().numpy()).sum()
    print("epoch:" + str(ep)+"总的正确率"+str(vote_correct/len(test_data)))

    for idx, coreect in enumerate( mlps_correct):
        print("网络"+str(idx)+"的正确率为:"+str(coreect/len(test_dat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虽然网络模型很简单,但是通过多个弱分类模型的投票,得到的结果也是比其中任何一个网络的效果都要好不少的。应该关注相对提升,不应该关注绝对提升。

这些网络模型的架构一致,只是初始化不一样。如果模型之间架构差别比较大,比如有简单的cnn,dnn,rnn,svm等等,效果可能更好。

3 Stacking原理

stacking 就是当用初始训练数据学习出若干个基学习器后,将这几个学习器的预测结果作为新的训练集,来学习一个新的学习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他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呢,我们来通过代码了解一下吧,代码来源于github
https://github.com/log0/vertebral/blob/master/stacked_generalization.py

4 Stacking分类应用

这里我们用二分类的例子做介绍。
例如我们用 RandomForestClassifier, ExtraTreesClassifier, GradientBoostingClassifier 作为第一层学习器(当然这里我们可以添加更多的分类器,也可以用不同的特征组合但是同样的学习方法作为基分类器):

clfs = [
RandomForestClassifier(n_estimators = n_trees, criterion = 'gini'),
ExtraTreesClassifier(n_estimators = n_trees * 2, criterion = 'gini'),
GradientBoostingClassifier(n_estimators = n_trees),
]
接着要训练第一层学习器,并得到第二层学习器所需要的数据,这里会用到 k 折交叉验证。我们首先会将数据集进行一个划分,比如使用80%的训练数据来训练,20%的数据用来测试,

dev_cutoff = len(Y) * 4/5
X_dev = X[:dev_cutoff]
Y_dev = Y[:dev_cutoff]
X_test = X[dev_cutoff:]
Y_test = Y[dev_cutoff:]
然后对训练数据通过交叉验证训练 clf,并得到第二层的训练数据 blend_train,同时,在每个基分类器的每一折交叉验证中,我们都会对测试数据进行一次预测,以得到我们blend_test,二者的定义如下:

blend_train = np.zeros((X_dev.shape[0], len(clfs))) # Number of training data x Number of classifiers
blend_test = np.zeros((X_test.shape[0], len(clfs))) # Number of testing data x Number of classifiers
按照上面说的,blend_train基于下面的方法得到,注意,下图是对于一个分类器来说的,所以每个分类器得到的blend_train的行数与用于训练的数据一样多,所以blend_train的shape为X_dev.shape[0]len(clfs),即训练集长度 基分类器个数:

而对于第二轮的测试集blend_test来说,由于每次交叉验证的过程中都要进行一次预测,假设我们是5折交叉验证,那么对于每个分类器来说,得到的blend_test的shape是测试集行数 交叉验证折数,此时的做法是,对axis=1方向取平均值,以得到测试集行数 1 的测试数据,所以总的blend_test就是测试集行数 * 基分类器个数,可以跟blend_train保持一致:

得到blend_train 和 blend_test的代码如下:

for j, clf in enumerate(clfs):
print 'Training classifier [%s]' % (j)
blend_test_j = np.zeros((X_test.shape[0], len(skf))) # Number of testing data x Number of folds , we will take the mean of the predictions later
for i, (train_index, cv_index) in enumerate(skf):
print 'Fold [%s]' % (i)

        # This is the training and validation set
        X_train = X_dev[train_index]
        Y_train = Y_dev[train_index]
        X_cv = X_dev[cv_index]
        Y_cv = Y_dev[cv_index]

        clf.fit(X_train, Y_train)

        # This output will be the basis for our blended classifier to train against,
        # which is also the output of our classifiers
        blend_train[cv_index, j] = clf.predict(X_cv)
        blend_test_j[:, i] = clf.predict(X_test)
    # Take the mean of the predictions of the cross validation set
    blend_test[:, j] = blend_test_j.mean(1)

接着我们就可以用 blend_train, Y_dev 去训练第二层的学习器 LogisticRegression(当然也可以是别的分类器,比如lightGBM,XGBoost):

bclf = LogisticRegression()
bclf.fit(blend_train, Y_dev)
最后,基于我们训练的二级分类器,我们可以预测测试集 blend_test,并得到 score:

Y_test_predict = bclf.predict(blend_test)
score = metrics.accuracy_score(Y_test, Y_test_predict)
print 'Accuracy = %s' % (score)
如果是多分类怎么办呢,我们这里就不能用predict方法啦,我么要用的是predict_proba方法,得到基分类器对每个类的预测概率代入二级分类器中训练,修改的部分代码如下:

blend_train = np.zeros((np.array(X_dev.values.tolist()).shape[0], num_classeslen(clfs)),dtype=np.float32) # Number of training data x Number of classifiers
blend_test = np.zeros((np.array(X_test.values.tolist()).shape[0], num_classes
len(clfs)),dtype=np.float32) # Number of testing data x Number of classifiers

# For each classifier, we train the number of fold times (=len(skf))
for j, clf in enumerate(clfs):
    for i, (train_index, cv_index) in enumerate(skf):
        print('Fold [%s]' % (i))

        # This is the training and validation set
        X_train = X_dev[train_index]
        Y_train = Y_dev[train_index]
        X_cv = X_dev[cv_index]

        X_train = np.concatenate((X_train, ret_x),axis=0)
        Y_train = np.concatenate((Y_train, ret_y),axis=0)
        clf.fit(X_train, Y_train)
        blend_train[cv_index, j*num_classes:(j+1)*num_classes] = clf.predict_proba(X_cv)
        blend_test[:, j*num_classes:(j+1)*num_classes] += clf.predict_proba(X_test)

blend_test = blend_test / float(n_folds)
上面的代码修改的主要就是blend_train和blend_test的shape,可以看到,对于多分类问题来说,二者的第二维的shape不再是基分类器的数量,而是class的数量*基分类器的数量,这是大家要注意的,否则可能不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5 kaggle气胸病灶图像分割top4解决方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模型:Unet
主干网络:ResNet34,固定BN
预处理:在随机裁剪的512x512图片上训练,768x768上进行预测。
数据增强:albumentations中的ShiftScaleRotate, RandomBrightnessContrast, ElasticTransform, HorizontalFlip。
优化器:Adam,批次大小8
Scheduler: CosineAnnealingLR
额外特点:非气胸数据比例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减少,从0.8降至0.22,这样使模型收敛更快。
损失:
2.7 BCE(pred_mask, gt_mask) + 0.9 DICE(pred_mask, gt_mask) + 0.1 * BCE(pred_empty, gt_empty)
后处理:
if pred_empty > 0.4 or area(pred_mask) < 800: pred_mask = empty
集成:8折交叉验证得到4个最好模型,使用水平翻转TTA,对结果求平均。

声明:本文内容由易百纳平台入驻作者撰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易百纳立场。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
红包 93 5 评论 打赏
评论
0个
内容存在敏感词
手气红包
    易百纳技术社区暂无数据
相关专栏
置顶时间设置
结束时间
删除原因
  • 广告/SPAM
  • 恶意灌水
  • 违规内容
  • 文不对题
  • 重复发帖
打赏作者
易百纳技术社区
这把我C
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打赏金额:
¥1易百纳技术社区
¥5易百纳技术社区
¥10易百纳技术社区
¥50易百纳技术社区
¥100易百纳技术社区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易百纳技术社区微信支付
易百纳技术社区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如若您也想被打赏,可前往 发表专栏 哦~

举报反馈

举报类型

  • 内容涉黄/赌/毒
  • 内容侵权/抄袭
  • 政治相关
  • 涉嫌广告
  • 侮辱谩骂
  • 其他

详细说明

审核成功

发布时间设置
发布时间:
是否关联周任务-专栏模块

审核失败

失败原因
备注
拼手气红包 红包规则
祝福语
恭喜发财,大吉大利!
红包金额
红包最小金额不能低于5元
红包数量
红包数量范围10~50个
余额支付
当前余额:
可前往问答、专栏板块获取收益 去获取
取 消 确 定

小包子的红包

恭喜发财,大吉大利

已领取20/40,共1.6元 红包规则

    易百纳技术社区